第一章 磁粉检测通用技术I级考试大纲
1. 无损检测概论(见第一篇第一章)
2. 磁粉检测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
2.1.1 磁粉检测原理(A)
2.1.2 磁粉检测基本操作步骤(A)
2.1.3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B)
2.1.4 磁粉检测的特点及与其它表面缺陷NDT方法的比较(B)
2.2 磁粉检测电学知识
2.2.1 电流、电压、电阻(C)
2.2.2 直流电、交流电、整流电(C)
2.2.3 趋肤效应(B)
2.2.4 磁化电流分类及适用范围(A)
2.3 磁粉检测磁学知识
2.3.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通、磁阻、磁力、磁化(C)
2.3.2 磁场
磁场的特征、磁力线的特征(B)
2.3.3 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通密度
定义、表示符号、单位及换算关系(B)
2.3.4 磁介质
a. 磁介质分类(B)
b. 磁导率
磁导率、真空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的定义和单位(C)
2.3.5 铁磁性材料
a. 磁畴(C)
b. 磁化过程(C)
c. 居里点(B)
d. 磁化曲线(C)
e. 磁滞回线、剩磁、矫顽力(B)
f. 铁磁性材料的特性(B)
g. 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分类和特征(B)
2.3.6 典型电流的磁场
a. 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
◇ 磁场方向的确定(B)
◇ 钢棒通电法磁化磁场分布(C)
◇ 钢管通电法磁化磁场分布(C)
◇ 钢管中心导体法磁化磁场分布(C)
b. 通电线圈的磁场
◇ 磁场方向的确定(B)
◇ 通电线圈的分类(C)
◇ 短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C)
◇ 有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C)
◇ 无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C)
2.3.7 退磁场
a. 退磁场的概念(C)
b. 影响试件退磁场大小的因素(A)
2.3.8 漏磁场
a. 漏磁场的概念(C)
b. 漏磁场的形成(C)
c. 缺陷漏磁场的分布(B)
d. 影响漏磁场大小的因素与检测灵敏度(A)
2.4 磁粉检测光学知识
2.4.1 光源的分类及其能量谱(C)
2.4.2 发光强度、亮度、照度(C)
2.4.3 可见光和紫外线(C)
2.4.4 磷光和荧光(C)
2.4.5 人眼对光的响应(C)
2.4.6 目视观察的条件(C)
3.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
3.1 磁粉检测设备
3.1.1 磁粉检测设备的分类和特点(C)
3.1.2 固定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C)
3.1.3 移动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C)
3.1.4 便携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C)
3.1.5 磁粉检测设备的定期校验(C)
3.2 紫外灯
3.2.1 紫外灯的结构(C)
3.2.2 紫外灯的性能要求及定期校验(C)
3.2.3 紫外灯的使用注意事项(A)
3.3 常用测量设备
特斯拉计、袖珍式磁强计、照度计、紫外辐照计的用途和使用(B)
3.4 磁粉、磁悬液
3.4.1 磁粉的分类(B)
3.4.2 磁粉的性能(C)
3.4.3 载液的种类和性能要求(C)
3.4.4 磁悬液的配制(A)
3.5 反差增强剂
3.5.1 反差增强剂的应用场合(B)
3.5.2 反差增强剂的使用(A)
3.6 标准试片和试块
3.6.1 标准试片
a. 用途、类型(B)
b. 使用(A)
3.6.2 标准试块
用途、类型(B)
3.7 JB4730中相关内容
3.7.1 对检测设备的要求(B)
3.7.2 检测设备使用的要求(A)
3.7.3 对检测器材的要求(B)
3.7.4 检测器材应用的要求(A)
4.磁粉检测技术与应用
4.1磁粉检测技术
4.1.1 磁粉检测主要工艺过程
a. 主要工艺步骤(A)
b. 影响磁粉检测灵敏度的主因(B)
4.1.2 预处理
a. 常见预处理方法(A)
b. 磁粉检测工序安排原则(C)
4.1.3 磁粉检测方法
连续法与剩磁法、湿法与干法的适用范围、操作要点、优缺点(C)
4.1.4 磁化方法
a. 磁化方法选择的原则(C)
b. 常见磁化方法的分类
分类、适用范围(A)
c. 常见周向磁化方法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B)
d. 常见纵向磁化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B)
e. 多向磁化方法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C)
4.1.5 磁化规范
a. 磁化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C)
b. 周向磁化规范的确定(C)
c. 纵向磁化规范的确定(C)
d. 多向磁化规范的确定(C)
4.1.6 退磁
a. 退磁的目的(B)
b. 退磁的原理(C)
c. 退磁方法及其选择(C)
d. 退磁注意事项(A)
e. 剩磁测定(B)
4.1.7 磁痕观察和记录
a. 磁痕观察的要求(A)
b. 磁痕记录的方法(B)
4.2 磁粉检测的应用
4.2.1 焊接件的磁粉检测
a. 焊接件磁粉检测范围的确定(C)
b. 磁化方法的选择(C)
c. 检测操作要点(B)
4.2.2 锻件、铸件的磁粉检测
a. 检测特点(C)
b. 磁化方法的选择(C)
4.2.3 其他工件的磁粉检测
在役工件、螺栓、吊钩、弹簧等(C)
4.3 磁粉检测工作的安全防护
4.3.1 危害和潜在危害的种类(C)
4.3.2 危害和潜在危害的防护(C)
4.4 磁粉检测工艺卡内容了解(A)
4.5 JB4730中相关内容
4.5.1 磁粉检测的一般要求(B)
4.5.2 磁粉检测的时机和准备(C)
4.5.3 磁粉检测的工艺要点(C)
4.5.4 磁粉检测的操作要点(A)
5. 磁痕显示的识别和记录
5.1 磁痕显示的分类(B)
5.2 伪显示
5.2.1 常见种类(B)
5.2.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B)
5.3 非相关显示
5.3.1 常见种类(B)
5.3.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B)
5.4 相关显示
5.4.1 常见种类(A)
5.4.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C)
第二章 磁粉检测通用技术II级考试大纲
1. 无损检测概论(见第一篇第二章)
2. 磁粉检测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
2.1.1 磁粉检测原理(A)
2.1.2 磁粉检测基本操作步骤(A)
2.1.3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A)
2.1.4 磁粉检测的特点及与其它表面缺陷NDT方法的比较(B)
2.1.5 漏磁场探伤的分类及相互间的主要区别(C)
2.2 磁粉检测电学知识
2.2.1 电流、电压、电阻(B)
2.2.2 直流电、交流电、整流电(B)
2.2.3 趋肤效应(A)
2.2.4 磁化电流分类及适用范围(A)
2.3 磁粉检测磁学知识
2.3.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通、磁阻、磁力、磁化(C)
2.3.2 磁场
磁场的特征、磁力线的特征(A)
2.3.3 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通密度
定义、表示符号、单位及换算关系(B)
2.3.4 磁介质
a. 磁介质分类(B)
b. 磁导率
磁导率、真空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的定义和单位(A)
2.3.5 铁磁性材料
a. 磁畴(B)
b. 磁化过程(A)
c. 居里点(A)
d. 磁化曲线(B)
e. 磁滞回线、剩磁、矫顽力(A)
f. 铁磁性材料的特性(A)
g. 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分类和特征(B)
2.3.6 典型电流的磁场
a. 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
◇ 磁场方向的确定(A)
◇ 钢棒通电法磁化磁场分布(B)
◇ 钢管通电法磁化磁场分布(B)
◇ 钢管中心导体法磁化磁场分布(B)
b. 通电线圈的磁场
◇ 磁场方向的确定(B)
◇ 通电线圈的分类(B)
◇ 短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B)
◇ 有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B)
◇ 无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B)
2.3.7 退磁场
a. 退磁场的概念(B)
b. 退磁因子(C)
c. 影响试件退磁场大小的因素(A)
d. 退磁场计算(C)
2.3.8 漏磁场
a. 漏磁场的概念(B)
b. 漏磁场的形成(A)
c. 缺陷漏磁场的分布(A)
d. 影响漏磁场大小的因素与检测灵敏度(A)
2.4 磁粉检测光学知识
2.4.1 光源的分类及其能量谱(B)
2.4.2 发光强度、亮度、照度(B)
2.4.3 可见光和紫外线(B)
2.4.4 磷光和荧光(B)
2.4.5 人眼对光的响应(B)
2.4.6 目视观察的条件(B)
3.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
3.1 磁粉检测设备
3.1.1 磁粉检测设备的分类和特点(B)
3.1.2 固定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B)
3.1.3 移动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B)
3.1.4 便携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B)
3.1.5 磁粉检测设备的定期校验(A)
3.2 紫外灯
3.2.1 紫外灯的结构(C)
3.2.2 紫外灯的性能要求(A)
3.2.3 紫外灯的使用注意事项(B)
3.3 常用测量设备
特斯拉计、袖珍式磁强计、照度计、紫外辐照计的用途、使用及校验(B)
3.4 磁粉、磁悬液
3.4.1 磁粉的分类(A)
3.4.2 磁粉的性能(B)
3.4.3 磁粉的验收试验(C)
3.4.4 载液的种类和性能要求(B)
3.4.5 磁悬液的配制(A)
3.5 反差增强剂
3.5.1 反差增强剂的应用场合(A)
3.5.2 反差增强剂的使用(A)
3.6 标准试片和试块
3.6.1 标准试片
用途、类型、使用(B)
3.6.2 标准试块
用途、类型(B)
3.7 JB4730中相关内容
3.7.1 对检测设备的要求(B)
3.7.2 检测设备使用的要求(A)
3.7.3 对检测器材的要求(B)
3.7.4 检测器材应用的要求(A)
4.磁粉检测技术与应用
4.1磁粉检测技术
4.1.1 磁粉检测主要工艺过程
a. 主要工艺步骤(A)
b. 影响磁粉检测灵敏度的主因(B)
4.1.2 预处理
a. 常见预处理方法;(B)
b. 磁粉检测工序安排原则(B)
4.1.3 磁粉检测方法
连续法与剩磁法、湿法与干法的适用范围、操作要点、优缺点;(A)
磁粉探伤-橡胶铸型法、磁橡胶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C)
4.1.4 磁化方法
a. 磁化方法选择的原则(A)
b. 常见磁化方法的分类
分类、适用范围(A)
c. 常见周向磁化方法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B)
d. 常见纵向磁化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B)
e. 多向磁化方法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B)
4.1.5 磁化规范
a. 磁化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B)
b. 周向磁化规范的确定(B)
c. 纵向磁化规范的确定(B)
d. 多向磁化规范的确定(B)
4.1.6 退磁
a. 退磁的目的(B)
b. 退磁的原理(B)
c. 退磁方法及其选择(A)
d. 退磁注意事项(A)
e. 剩磁测定(B)
4.1.7 磁痕观察和记录
a. 磁痕观察的要求(A)
b. 磁痕记录的方法(A)
4.2 磁粉检测的应用
4.2.1 焊接件的磁粉检测
a. 焊接件磁粉检测范围的确定(B)
b. 磁化方法的选择(B)
c. 检测操作要点(A)
4.2.2 锻件、铸件的磁粉检测
a. 检测特点(B)
b. 磁化方法的选择(B)
4.2.3 其他工件的磁粉检测
在役工件、螺栓、吊钩、弹簧等(B)
4.3 磁粉检测工作的安全防护
4.3.1 危害和潜在危害的种类;(C)
4.3.2 危害和潜在危害的防护(B)
4.4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A)
4.5 JB4730中相关内容
4.5.1 磁粉检测的一般要求(A)
4.5.2 磁粉检测的时机和准备(B)
4.5.3 磁粉检测的工艺要点(B)
4.5.4 磁粉检测的操作要点(A)
5. 磁痕显示的分析和评定
5.1 磁痕显示的分类(A)
5.2 伪显示
5.2.1 常见种类(A)
5.2.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A)
5.3 非相关显示
5.3.1 常见种类(A)
5.3.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A)
5.4 相关显示
5.4.1 常见种类(B)
5.4.3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B)
5.5 JB4730中的相关内容
5.5.1 磁痕显示的分类(A)
5.5.2 缺陷等级评定(B)
5.5.3 磁粉检测报告(A)
第三章 磁粉检测通用技术III级考试大纲
1. 无损检测概论(见第一篇第三章)
2. 磁粉检测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
2.1.1 磁粉检测原理(A)
2.1.2 磁粉检测基本操作步骤(A)
2.1.3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A)
2.1.4 磁粉检测的特点及与其它表面缺陷NDT方法的比较(B)
2.1.5 漏磁场探伤的分类及相互间的主要区别(B)
2.2 磁粉检测电学知识
2.2.1 电流、电压、电阻(B)
2.2.2 直流电、交流电、整流电(B)
2.2.3 趋肤效应(A)
2.2.4 磁化电流分类及适用范围(A)
2.3 磁粉检测磁学知识
2.3.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通、磁阻、磁力、磁化(B)
2.3.2 磁场
磁场的特征、磁力线的特征(A)
2.3.3 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通密度
定义、表示符号、单位及换算关系(A)
2.3.4 磁介质
a. 磁介质分类(B)
b. 磁导率
磁导率、真空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的定义和单位(A)
2.3.5 铁磁性材料
a. 磁畴(B)
b. 磁化过程(B)
c. 居里点(A)
d. 磁化曲线(B)
e. 磁滞回线、剩磁、矫顽力(A)
f. 铁磁性材料的特性(A)
g. 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分类和特征(A)
2.3.6 典型电流的磁场
a. 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
◇ 磁场方向的确定(A)
◇ 钢棒通电法磁化磁场分布(A)
◇ 钢管通电法磁化磁场分布(A)
◇ 钢管中心导体法磁化磁场分布(A)
b. 通电线圈的磁场
◇ 磁场方向的确定(A)
◇ 通电线圈的分类(A)
◇ 短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A)
◇ 有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A)
◇ 无限长螺管线圈内部磁场分布(A)
2.3.7 退磁场
a. 退磁场的概念(B)
b. 退磁因子(B)
c. 影响试件退磁场大小的因素(A)
d. 退磁场计算(B)
2.3.8 漏磁场
a. 漏磁场的概念(B)
b. 漏磁场的形成(A)
c. 缺陷漏磁场的分布(A)
d. 影响漏磁场大小的因素与检测灵敏度(A)
2.4 磁粉检测光学知识
2.4.1 光源的分类及其能量谱(B)
2.4.2 发光强度、亮度、照度(B)
2.4.3 可见光和紫外线(B)
2.4.4 磷光和荧光(B)
2.4.5 人眼对光的响应(B)
2.4.6 目视观察的条件(B)
3.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
3.1 磁粉检测设备
3.1.1 磁粉检测设备的分类和特点(A)
3.1.2 固定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B)
3.1.3 移动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B)
3.1.4 便携式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B)
3.1.5 磁粉检测设备的定期校验(A)
3.2 紫外灯
3.2.1 紫外灯的结构(B)
3.2.2 紫外灯的性能要求(B)
3.2.3 紫外灯的使用注意事项(B)
3.3 常用测量设备
特斯拉计、袖珍式磁强计、照度计、紫外辐照计的用途、使用及校验(B)
3.4 磁粉、磁悬液
3.4.1 磁粉的分类(A)
3.4.2 磁粉的性能(A)
3.4.3 磁粉的验收试验(B)
3.4.4 载液的种类和性能要求(B)
3.4.5 磁悬液的配制(B)
3.5 反差增强剂
3.5.1 反差增强剂的应用场合(A)
3.5.2 反差增强剂的使用(B)
3.6 标准试片和试块
3.6.1 标准试片
用途、类型、使用(A)
3.6.2 标准试块
用途、类型(A)
3.7 JB4730中相关内容
3.7.1 对检测设备的要求(A)
3.7.2 检测设备使用的要求(B)
3.7.3 对检测器材的要求(A)
3.7.4 检测器材应用的要求(B)
4.磁粉检测技术与应用
4.1磁粉检测技术
4.1.1 磁粉检测主要工艺过程
a. 主要工艺步骤(A)
b. 影响磁粉检测灵敏度的主因(A)
4.1.2 预处理
a. 常见预处理方法;(B)
b. 磁粉检测工序安排原则(A)
4.1.3 磁粉检测方法
a. 连续法与剩磁法、湿法与干法的适用范围、操作要点、优缺点(A)
b. 磁粉探伤-橡胶铸型法、磁橡胶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C)
4.1.4 磁化方法
a. 磁化方法选择的原则(A)
b. 常见磁化方法的分类
分类、适用范围(A)
c. 常见周向磁化方法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A)
d. 常见纵向磁化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A)
e. 多向磁化方法
常见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A)
4.1.5 磁化规范
a. 磁化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A)
b. 周向磁化规范的确定(A)
c. 纵向磁化规范的确定(A)
d. 多向磁化规范的确定(A)
4.1.6 退磁
a. 退磁的目的(A)
b. 退磁的原理(B)
c. 退磁方法及其选择(A)
d. 退磁注意事项(A)
e. 剩磁测定(B)
4.1.7 磁痕观察和记录
a. 磁痕观察的要求(B)
b. 磁痕记录的方法(C)
4.2 磁粉检测的应用
4.2.1 焊接件的磁粉检测
a. 焊接件磁粉检测范围的确定(A)
b. 磁化方法的选择(A)
c. 检测操作要点(A)
4.2.2 锻件、铸件的磁粉检测
a. 检测特点(A)
b. 磁化方法的选择(A)
4.2.3 其他工件的磁粉检测
在役工件、螺栓、吊钩、弹簧等(A)
4.3 磁粉检测工作的安全防护
4.3.1 危害和潜在危害的种类(B)
4.3.2 危害和潜在危害的防护(A)
4.4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制(A)
4.5 JB4730中相关内容
4.5.1 磁粉检测的一般要求(B)
4.5.2 磁粉检测的时机和准备(A)
4.5.3 磁粉检测的工艺要点(A)
4.5.4 磁粉检测的操作要点(B)
5. 磁痕显示的分析和评定
5.1 磁痕显示的分类(A)
5.2 伪显示
5.2.1 常见种类(A)
5.2.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A)
5.3 非相关显示
5.3.1 常见种类(A)
5.3.2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A)
5.4 相关显示
5.4.1 常见种类(A)
5.4.2 常见表面与近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与特点(B)
5.4.3 磁痕特征及其鉴别(A)
5.5 JB4730中的相关内容
5.5.1 磁痕显示的分类(A)
5.5.2 缺陷等级评定(A)
5.5.3 磁粉检测报告的编制与审核(A)